Search

MCU到底做錯了什麼?

這段時間看到最多的新聞就是名導們紛紛都把矛頭指向MCU...

  • Share this:

MCU到底做錯了什麼?

這段時間看到最多的新聞就是名導們紛紛都把矛頭指向MCU,最初只是把新聞當作閒聊的談資笑笑就算,但隨著一個又一個的導演加入「反MCU聯盟」,這個現象恐怕不是一段趣聞就可以過去,背後引發的問題其實對整個電影市場都有一定的探討價值。

首先我們要看看,批判MCU系列電影的都是什麼導演:

*占士金馬倫,《阿凡達》和《鐵達尼號》的導演,多次創造了票房奇跡,用《阿凡達》開創了3D時代,在電影行業一直都是領先者。占士的批評相對要寬容些,他說MCU是病毒蔓延,希望觀眾能早日厭倦《復仇者聯盟》。

*馬田,多部電影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,曾經導演了多部經典電影,如《的士司機》、《憤怒的公牛》、《禁閉島》等等都是影迷心中的必看電影。馬田說,MCU不算是cinema,最多只能算是主題公園。

*科波拉,這位就更加大牌了,曾經拍了教父三部曲,在IMDB長期霸佔前十位,在電影界的地位也是教父級別的。科波拉說得要再嚴厲一些,他說MCU系列是令人生厭的,觀眾不能在從中獲得有價值的東西。

*肯洛奇,一個年長八十歲的老導演,三大電影節提名無數次,獲得兩次金棕櫚,在藝術電影上也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。肯洛奇說,MCU電影就係快餐漢堡包,毫無營養,僅僅只是一個商品。

相信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大導演會陸續加入「反MCU聯盟」當中。首先說說我自己個人的觀點,我認為幾位大導演應該沒有把MCU二十多部電影全部看完,也許只是看了幾部的情況下定義的,我個人對導演批評MCU電影的客觀性保持質疑。

這次言論戰,表面上看是老導演與當紅電影的對立,實際上是一場雙方爭奪電影話語權的戰爭。今年《復仇者4》已經登上了影史票房冠軍。MCU系列在市場票房上的成績是驚人的,更開創了電影宇宙的模式,後來的《哥斯拉》《變形金剛》系列都在紛紛模仿。而這幾年的票房市場主要都是集中在超級英雄題材上面,原創性的電影越來越少獲得應有的關注,連奧斯卡最佳影片也無法獲得較好的票房。

所以,MCU的問題在哪裡呢?MCU的問題就在於它用一群超級英雄的故事,成功博得了觀眾們的眼球,每一部都加了大量彩蛋,每一部都要有著笑點,最終一定以英雄勝利為結局。用這種流水線式的方法拍電影,看完電影過後你會發現沒有什麼東西剩下。但彩蛋和連續性的故事,總能吸引到大量的觀眾去支持。長期以來會發生什麼現象呢?那就是市場資源被大量的英雄電影所佔據,原創電影遭到了市場的擠壓。

大家有沒有發現,看MCU英雄電影的觀眾們早已經不關注電影本身,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彩蛋,笑料和人氣英雄角色上。這是一種將觀眾的審美潛移默化地改變,改變了觀眾的觀影習慣,這才是名導們所反感的地方。

所以你以為導演們在罵MCU嗎?他們實際上罵的是這群麻木跟風的觀眾,曾幾何時觀眾會為一部電影的鏡頭研究半天,會為故事的設計爭論不休,會為電影所表達的主題思考分析。如今電影的娛樂性要遠遠大於藝術性,那將來嚴肅電影的市場只會越來越小。

打個簡單比喻,如果說MCU是麥當勞,用刺激性的口感吸引著顧客,但實際上毫無營養。我當然不是說反對麥當勞的存在,我個人也喜歡吃,但這些東西不能天天吃,最關鍵是,不能整條街只有麥當勞供人選擇。

很多觀眾或許會說,看電影就是為了放鬆一下,沒有人想看那些深刻的東西,也沒有人再去研究鏡頭語言,所以市場到底變成怎樣也無所謂。但電影美學發展了100多年,能延續至今,成為一門學問,靠的也從來不是這些爆米花電影。

幾十年後,影迷還會為《教父》的偉大開場津津樂道,但MCU的那些彩蛋,電影宇宙什麼的,會消逝在影史當中,要知道人永遠是善忘的。

#漫威
#marvel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公主死去了,屠龍的少年還在燃燒。
View all posts